
AG凱發官網,AG凱發下載,凱發K8旗艦廳AG雙良集團!凱發K8官網首頁AG凱發K8真人娛樂凱發K8國際娛樂官網入口,本文圍繞電力發展結構,從供給側、需求側對清潔能源產業鏈、發展歷程、發展現狀及前景做了詳細分析。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三峽能源、中國電力、上海電力京能清潔能源大唐發電國投電力龍源電力中廣核新能源大唐新能源華能國際華潤電力國電電力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電力裝機結構、中國新增電力裝機結構、中國風電光伏裝機總量、主要上市企業風電光伏裝機容量
科幻電影與反烏託邦小說中的末日景象常常以能源枯竭為伊始,構建出戰爭、衝突、貧瘠、困厄的悲涼畫面。無需贅言,能源維系著人類歷史文明的繁榮與發展,是現代社會的血液。十八世紀以後,煤炭、石油、電力的廣泛使用,先後推動了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社會從農耕文明邁向工業文明,能源從此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成為各國利益博弈的焦點。歷史上曾爆發過數次規模較大的能源危機,都離不開政局動蕩、經濟危機的陰霾,可見能源安全對國家的繁榮發展至關重要:
2022年2月初爆發的烏俄衝突再次引發了國際對能源供應的市場擔憂,國際能源價格在衝突爆發的半月內一路猛漲。金融信息提供商IHS Markit的副主席丹尼爾耶金(Daniel Yergin)認為,俄烏衝突可能會引發一場能源市場動蕩,規模堪比上世紀70年代的重大石油危機。
俄羅斯作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在全球能源供應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截至2022年5月,戰局尚未明朗,未來能源危機爆發的可能性需謹慎判斷,能源價格的走勢或由烏餓局勢可控性決定。但此次油氣價格的劇烈波動,加速了西方國家對能源獨立的決心,在碳中和背景下,加大綠色能源使用以減少對進口原油依賴是多數國家改善自身能源結構的主要手段。
雖然在此次衝突中,我國尚未改變與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貿易計劃,但由于長期以來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以及為減少石油對外依存度以鞏固能源安全的原因,造成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飯島愛,也為我國在經濟飛速發展時期埋下了碳排放與環境污染的隱患。而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已構建起一定基礎,是時候淘汰落後產能,在轉型升級的陣痛下提升產業發展的質量,習近平主席于2020年9月在聯合國大會上做出“碳達峰”、“碳中和”的承諾,是我國重構環境與經濟關系的決心和信心。
而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經之路,就是在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同時,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推動煤炭等傳統化石能源和新能源的優化組合,打造多元一體的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斷提升能源的綠色發展能力。那麼,何為綠色能源?
綠色能源也稱清潔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夠直接用于生產生活的能源。綠色能源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概念。狹義的綠色能源僅指可再生能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這些能源消耗之後可以恢復補充,很少產生污染。廣義的綠色能源則包括在能源的生產、及其消費過程中,選用對生態環境低污染或無污染的能源,除了上述可再生資源外,還包括非再生資源,如核能、天然氣、清潔煤等。
需要注意的是,綠色能源(清潔能源)的含義包含以下三點:第一、綠色能源(清潔能源)不是對能源的簡單分類K8凱發登錄,而是指能源利用的技術體系;第二、綠色能源(清潔能源)不但強調清潔性同時也強調經濟性;第三、綠色能源(清潔能源)的清潔性指的是符合一定的排放標準。
由于綠色能源體系下的能源類型眾多,每種能源都有其特有的產業鏈環節。但從共性而言,從清潔能源產業上下遊來看,既包括上遊的清潔能源零部件及裝備制造企業,也包括中遊的清潔能源生產企業,還包括下遊的清潔能源銷售、應用企業等。
我國清潔能源生態圈中參與企業甚廣。以風電領域為例,上遊主要是風電的零部件制造商,上市的企業包括中材科技雙一科技日月股份禾望電氣金雷股份等;中遊主要是風電整機和風塔的制造商,上市的企業包括金風科技明陽智能天順風能泰勝風能等;下遊主要是風電運營商,上市的企業包括中廣核新能源、大唐新能源、北控清潔能源等。
中國的綠色能源發展始于為解決電力供應的水電發展和解決農村能源供應的沼氣、薪炭林和太陽能利用。1973年石油危機後,中國開始探索能夠替代石油的可再生能源。2002年約翰內斯堡世界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之後,全球的可再生能源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2005年我國頒布《可再生能源法》,標志著可再生能源在我國也進入了規模化發展的階段。發展至今,我國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潔發電體系,清潔能源正在有計劃地逐步取代化石能源,並開始引領和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雖然,清潔能源完全取代化石能源仍任重道遠,但是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矛,以國家頂層規劃為盾,我國清潔能源行業發展將繼續砥礪前行。
發展至今,我國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潔發電體系,清潔能源正在有計劃地逐步取代化石能源,並開始引領和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自“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後,我國正逐步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共同構成貫穿碳達峰、碳中和兩個階段的頂層設計:十四五”期間,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優化取得明顯進展,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十五五”期間,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初步建立,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實現清潔能源取代化石能源非一日之功K8凱發登錄,需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矛,以國家頂層規劃為盾,方能砥礪前行。
從發電結構來看,火力發電仍是我國的主要電力來源。2021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831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3%。2021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8376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8%。從發電量結構看,清潔能源佔比約34.5%(主要含水電、風電、光電、生物質發電及核電),其中,水電佔全國發電量的16.00%,風電佔7.83%,太陽能發電佔3.9%。
全國電力裝機結構與發電結構趨近。截至2021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37692萬千瓦,同比增長7.9%。分類型看,全國火電、水電、風電、光伏、核電的裝機容量分別佔整體的54.6%(其中,生物質發電佔整體比重的1.6%)、16.5%、13.8%、12.9%和2.2%。
近年來,我國風電和光電建設換擋提速K8凱發登錄,新增裝機比重較高。2021年,全國基建新增發電設備容量17629萬千瓦。其中,光伏、風電、火電、水電、核電的裝機容量佔全部新增裝機容量的31.27%、27.08%、26.34%、13.37%和1.94%。
我國幅員遼闊,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我國風能資源集中分布在“三北”地區和東南沿海地區,其中“三北”地區約佔到總蘊藏量的69%。太陽能總輻射總體呈“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幹燥區大于東部濕潤區”的分布特點。從中國太陽年輻射總量的分布來看,我國西部地區光伏發電潛力巨大,其中青藏高原地區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以上,大氣層薄而清潔,透明度好,緯度低,日照時間長;四川和貴州兩省及重慶市的太陽年輻射總量最小K8凱發登錄,尤其是四川盆地,雨多、霧多、晴天較少。
據GWEC數據,2021年,全球風電行業實現了93.6 GW的新增並網裝機,為歷史第二好成績。相比于2020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量下降了1.8%。中國新增裝機量在48GW左右,佔全球增量的50.91%,其中,2021年中國海上風電增量佔全球的80%,超越英國成為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最多的國家。
雖然風電正處在上升通道中,但若想實現安全且有彈性的全球能源轉型,現在的增長速度和廣度都不夠。如果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到2030年全球風電裝機量將無法達到限制全球溫室效應在1.5℃的增長及淨零排放路徑所需風電容量的三分之二,以致無法完全實現氣候目標。因此,我國還需加快風電建設步伐K8凱發登錄,力爭實現“雙碳”目標。
從建設情況看,2021年,全國光伏新增裝機5488萬千瓦,為歷年以來年投產最多,其中,光伏電站2560萬千瓦、分布式光伏2928萬千瓦。到2021年底,光伏發電累計裝機3.06億千瓦。從新增裝機布局看,裝機佔比較高的區域為華北、華東和華中地區,分別佔全國新增裝機的39%、19%和15%。
從利用情況看,2021年,全國光伏發電利用率98%,與上年基本持平。新疆、西藏等地光伏消納水平顯著提升,光伏利用率同比分別提升2.8和5.6個百分點。
到2021年底,全國風電累計裝機3.28億千瓦,其中陸上風電累計裝機3.02億千瓦飯島愛、海上風電累計裝機2639萬千瓦。到2021年底,光伏發電累計裝機3.06億千瓦。
從各地區累計裝機量來看,華北和西北地區無論是光伏還是風電,累計裝機總量均位于我國六大區域前列,其中,華北地區累計並網風電裝機佔全國比重的27%,累計並網光伏發電裝機佔全國的30%;西北地區累計並網風電裝機佔全國比重的23%,累計並網光伏發電裝機佔全國的23%。
2021年,全國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808萬千瓦,累計裝機達3798萬千瓦,生物質發電量1637億千瓦時。累計裝機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山東、廣東、浙江、江蘇和安徽,分別為395.6萬千瓦、376.6萬千瓦、291.7萬千瓦、288.0萬千瓦和239.1萬千瓦,主要位于華東和華南地區。
中國發電市場呈“五大四小”縱橫之勢。隨著近年來國家對能源結構的調整與把控,頭部企業在向清潔能源加速擴張業務版圖的同時,通過一系列兼並重組,形成了新的競爭格局。2021年,作為清潔能源開發的領頭羊飯島愛,“五大四小”所屬上市公司表現亮眼:據不完全統計,在風電板塊,國家能源投資集團下屬的龍源電力2021年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23.67GW,位列第一,其次是華能國際、華潤電力、三峽能源和大唐新能源,累計裝機規模超過10GW;在光電領域,三峽能源以8.41GW的累計裝機規模位列第一,其次是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下屬中國電力,光伏發電累計裝機規模為7.49GW。
注:龍源電力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含其他可再生資源,主要以光伏發電為主;華能國際風電光伏裝機規模為已並網權益裝機容量。
2022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強調,“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將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並舉、陸上與海上並舉、就地消納與外送消納並舉、單品種開發與多品種互補並舉、單一場景與綜合場景並舉。並且從消費總量、發電總量、消納總量、非電利用四個維度提出目標,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達到3.3萬億千瓦時左右飯島愛。“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佔比超過50%,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實現翻倍。3.3萬億千瓦時左右的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比2020年增長了約50%。
能源生產與消費的空間失衡將導致能源配置效率低下。根據廈門大學經濟學院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分析,從全國層面來看,我國清潔能源稟賦與用電負荷逆向分布K8凱發登錄,60%以上的風、光、水等清潔資源集中分布在“三北”地區和西南地區,而東中部地區卻佔據了全國75%以上的用電量。統籌規劃電源基地和輸送通道以實現新能源電力的全局優化配置和供需協調發展,促進能源資源稟賦與需求負荷的空間均衡,成為推動能源供需雙側協同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基礎。
從國家規劃層面,“十四五”期間,我國西電東送的總體格局沒有改變,但內涵更為豐富。全國清潔能源基地主要有9個,分別在金沙江上下遊、雅礱江流域、黃河上遊和幾字灣飯島愛、河西走廊、新疆、冀北、鬆遼。海上風電基地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我國“十四五”規劃在頂層設計層面支持西部地區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引導加強中東部地區清潔能源的低碳消納,從而實現空間上的供需平衡。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綠色能源(清潔能源)產業市場前瞻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綠色能源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並結合多年來綠色能源行業發展軌蹟及實踐經驗,對綠色能源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產業咨詢領導者,專業提供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升級轉型、產業園區規劃、可行性報告等領域解決方案,掃一掃關注。
預見2023:《2023年中國AI新藥研發(AIDD)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